|
一级转速n/(r/min) |
540 |
620 |
740 |
二级转速n/
(r/min) |
470 |
√ |
- |
- |
540 |
√ |
√ |
- |
620 |
√ |
√ |
√ |
740 |
- |
√ |
√ |
810 |
- |
- |
√ |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将试验数据整理后输入计算机,利用Excel和Matlab[4]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平均动压pd、平均静压p、流量Q、功率P及效率η,绘出横流风机单机、串联吸气性能曲线。处理试验数据所用的公式[5]
:
式中pdi为风管进口测试截面不同测点的动压,Pa;pi为风管进口测试截面不同测点的静压,Pa;k为风管测试截面的测点数目,k=9;V为气流速度,m/s;Q为容积流量,m3/h;F为风管截面面积,F=0.09m2;P为风机轴功率,kW;η为效率,%。试验在室内进行,每组试验时间较短,温湿度变化引起的误差较小,可忽略温度、湿度、大气压和风速对试验数据的影响。
2.1 单风机吸气特性
横流风机的全压、功率、效率曲线,如图3所示(受篇幅所限仅列横流风机Ⅰ的性能曲线)。横流风机流量-压力性能曲线比较平稳,没有明显的驼峰,压力随风机转速的提高而增大,说明横流风机单机吸气性能稳定;流量-功率曲线随风机转速的提高而逐渐升高,同时效率最大值向大流量方向移动;同一转速下,效率随流量的增加先逐渐升高,后逐渐降低。
2.2 串联吸气特性
试验表明:横流风机串联运行后,风机工作出现不稳定。图4为两横流风机9组不同转速搭配的串联性能曲线,与单机性能曲线图3比较,串联吸气性能曲线明显出现异常。图4a中,当管道阻力大时,流量小压力大,压力曲线比较平缓,即串联吸气性能比较稳定;当管道阻力逐渐减少时,流量变大,压力出现较大波动,吸气性能开始不稳定;当阻力继续减少,风机进口节流器接近全开时,不稳定的状况加剧,甚至出现当阻力减小时,流量也变小的现象,同时压力和效率(图4b)急剧降低。这与横流风机特殊的工作原理以及横流风机串联后一级风机的出口处、二级风机的进口处气体流动状态发生变化有关。
风机串联理论认为[6]
:两台风机串联运行时,联合性能曲线是在同一容积流量下,将各单机的全压叠加而成的。然而,两台横流风机串联后并非如此,有较大的差异。如图5a所示,虚线为按串联叠加原理计算得出的理论全压曲线,串联运行的实际数据点用星形标记点表示。当管道阻力大时,串联运行实际点和理论叠加曲线比较接近;当管道阻力逐渐变小时,串联出现不稳定现象,串联的实际压力突然降低,低于风机单机工作时同流量的压力,串联的实际全压曲线与理论叠加全压曲线有较大差异。
在阻力大的工况下,串联的效率曲线和单机效率曲线一致(图5),趋势也相同,但当阻力变小时,风机串联效率明显下降,小于任一单机的效率,这说明风机在低阻下串联不经济。
横流风机串联运行的效果与管道阻力的大小有关。当管道阻力大时,风机串联运行平稳,串联后的压力增大较明显,同时效率较单机也有明显提高,串联吸气能力提高较明显。当管道阻力变小时,风机串联运行不平稳,串联后的压力增加也不明显,甚至小于风机单独运行时的压力,效率明显偏低,小于任一单机的效率(图5b)。因此,横流风机串联适合在管道阻力大的工况下工作。
3 结论
(1)横流风机单机吸气性能稳定,随转速的提高,压力、功率曲线逐渐升高,效率最大值向大流量方向移动;同一转速下,效率随流量的增加先逐渐升高,后逐渐降低。
(2)横流风机串联运行与普通通风机串联叠加理论不相符。
(3)横流风机串联吸气性能与风机单独运行相比不稳定。在低阻区,甚至出现当阻力减少时,流量变小,压力、效率骤降,小于任一单机。
(4)横流风机串联适合在管道阻力大的工况下运行。在管道阻力变小时,风机串联运行不稳定,串联运行的压力、效率急剧下降,串联失去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Andrea Toffolo, Andrea Lazzaretto, Antonio Dario Martegani.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low field pattern within the impeller of a
cross-flow fan[J]. 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2004,29(2):53-64.
[2]
GB/T1236-2000.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3]
庞靖.轴流风机与横流风机串联排气特性研究[D].洛阳: 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2005.
[4]
黄清,陈焕新.用MATLAB处理风机性能试验[J].风机技术,2005(2):30-32.
[5]
续魁昌.风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
蔡增基,龙天渝.流体力学泵与风机[M].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8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