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gif (10249 字节)
 
 

第六章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装置的调整和操作

 

  通风除尘和气力输送装置能否实现我们设计时能预想的工艺效果,这不仅取决于科学的设计和精心的安装,同时还取决于正确的调整和合理的操作。在设计、安装、调整、操作这四个环节中,设计当然是最基本的,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如果设计有缺陷,就会给以后的操作带来困难,影响工艺效果。但是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的。设计方案是在一定客观条件下产生的,设计当时认为是合理的,通过一段实践之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或客观条件的变化,也可能出现新的不合理部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对于设计安装好了的风网,调整和操作就上升到支配的地位,成为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对于一个设计存在缺陷的风网,如能正确调整、合理操作,也能使其达到或接近预期效果。所以调整和操作就成为生产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一节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一、外表检查

    风网设备安装完工之后,要对安装质量进行最后一次检查。事实上,对于安装质量的详细检查工作,在每台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己随时进行了。所以在试车前的检查,只能是一种核对性的外表检查。不能把问题都留在这时候来解决。在进行外表检查时,应注意下列一些问题:

 

    第一、原设计方案为依据,检查核对各种除尘、气力输送装置的规格及其配冒方式是否符合设计规定。对某些除尘装置的吸尘口位置、面积、网路组合,以及气力输送设备、负压接料器进风口距地面的距离、卸料器排料管的角度和垂直高度等,除目测而外,必要时要用量具实测。并记录实测结果,以备调整时参考。

 

    第二、检查管道和设备的密闭性,要特别注意那些隐藏的部位。例如管道通楼板时的连接处,各个法兰连接处,并联离心集尘器的进口、卸料器和除尘器的排料管等。

 

    第三、检查所有设备和管道的固定是否牢固可靠。对那些支承、拉杆、吊挂设置,不允许用绳索捆绑或铁丝吊挂。特别是输送管,更不允许有摇晃现象。

 

    第四、 对那些在负压状态下工作的管道,对用薄铁做成的汇集管要检查它们的耐压强度。一般要求能承受一个人站在上面的重量。

 

    第五、检查压力门、节流阀等调节机构是否灵活。

 

    第六、检查风机和叶轮闭风器转动部分是否正确灵活。传动带的松紧和防护罩是否达到安全运转的要求。

 

    第七、外表修饰及油漆等是否合适。

 

第八,注意各部设备内部是否有安装时遗留的螺帽、钉子等杂物,如有发现必须清除。

 

    对上述的检查不应忽略,如对某些个别环节的缺陷不加纠正,同样会给实际生产带来不良后果。必须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发现缺陷或差错,就应根据情况设法纠正。

 

二、空车运转

()  空车运转的目的与要求

空车运转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发现工艺设计,设备制造、安装中存在的缺陷,并加以纠正,为投料试车做好准备。所有工艺设备的空车运转要同时进行或先行做好。

应该强调的是,气力输送不投料的“空车运转”,实质是最大负荷运转,此时风机耗用功率最大,因此在空车运转达时尤其要注意防止电机过载烧毁。

 

(二)空车运转的顺序

1.首先将各分支管的节流阀,开启到设计方案规定的开启程度。并将风机的总节流阀全关闭。

 

2.启动风机和叶轮闭风器。因为风机运转速高,达到正常运行转速所需的时间较长,一般约在数十秒钟,所以当风机启动后要观察1~2分钟,当风机运转速平稳正常时,再将总节流阀逐渐开启到设计方案所要求的程度。此时要特别注意电动机的电流,不要超过其额定值。

 

3.调整管内风速。在各除尘风管的吸口或输料管的接料口,用手感触是否有风,并比较其大小。如果发现个别管子无风或风量不大,应首先检查其进风口,或作业机内的风道是否畅通。如检查无误,再将风量小的管道节流阀开大,将风量大的节流阀关小一些。使所有输料管的风量调整到大小近似相同。如果调整后仍感各管风量不大,可逐渐开大总风门(要特别注意电流不要越过额定值),为了更准确地调好风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用仪器在输料管中段(输送长度1/2)测量管内风速,在空车运转时可将风速调到设计输送风速11倍左右。例如:设计输送物料的风速为18/秒,在空车运转时可将管内风速调到达20/秒左右。

 

4.检查漏风。检查风网各部位有无漏风现象,其方法可用宽小于10毫米,长约150毫米的软纸条,接近可能性漏风处,如果在负压管壁外侧将纸条吸在壁上,或在正压管壁外侧将纸条吹起,就表明此处有漏风。这就应当采取措施堵塞漏风。

 

5.检查机械运转达状况。除上述各项观察调试外,还应对气力输送、通风除尘动态工作的机械进行检查。如检查通风机,叶轮闭风器,电动机等的轴承箱是否过热。

 

第二节  试车和调整

    经过空车运转和管内风速的调整平衡之后,就可进行投料试车。

 

一、试车的目的与调整的内容和方法

    () 试车的目的与意义

    除尘和气力输送网路在设计时虽然考虑了诸多方面的影响,但由于设备制做、安装工程中的误差,当工艺设备安装完毕就立即投产使用,是很难到达预期效果的。为了保证尽快投产使用,所以必须在投产前进行投料试车。通过试车进一步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调整,这样不仅可避免正式投产时发生问题,而影响生产,而且还能保证除尘和气力输送的良好工艺效果,所以此环节是不可忽略的。

 

    () 试车、调整的内容和方法

    在投料试车中主要须做下列一些工作:

 

    1.观察接料器的工作情况。物料进入接料器的流层是否均匀,是否有撞击现象,如果使用花篮接料器或环形加速接料器,特别要保证其料封效果。如果诱导接料器的流层不均,或有撞击现象,就应调整进料淌板或缓冲压力门,限制随料进风的多少。

 

    2.观察卸料器的分离效果,高速卸料器中的导料板,或卸料器出风口的节流阀。

 

    3.观察压力门闭风排料工艺效果。如果压力门间断工作,要调整压力门的压重量或距离,保证卸料器排料管内料封段的高度。

 

4.检查离心分离器物料出口叶轮闭风器是否漏风。

 

5.观察各作机吸风装置的工艺效果,有无灰尘外扬现象。

 

6.在试车中发现掉料,要分析原因,是物料流量过大,还是因闭风器漏风所致,不要一见掉料就认为管内风速低。对掉料的处理程序,应立即停止供料,待管内风速恢复后再行投料,并适当控制物料流量,使之均匀。

 

二、掉料试验

掉料试验就是通过降低管内风速的办法,有意识的造成输料管掉料,从中找到最低安全输送风速。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经上述调整产量达到正常要求后,再做掉料试验。这种试验必须在产量十分稳定的条件下进行。

 

首先将风机总节流阀逐渐关小,直至某根输料管掉料或接近为止。然后再将那些风速较高的料管的节流阀关小一些,使它们也接近掉料。在一组风网中经这样反复23次的调整后,就能使每料管都在最低安全风速条件下工作。最后再将风机总节流阀开大一些,使各个输料管的风速留有一定余地。

 

经上述调整,如果总节流阀关闭的大小,风网仍能正常工作,这表明风机在此转速条件下,所具有的压力性能远超过风网阻力。应适当降低风机转速,使电力消耗进一步降低。

 

    在调整过程中,如果风机总节流阀已全打开,仍有的输料管掉料,而产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此时将未掉料输料管的节流阀关小一些,将空气流量移到掉料的管子,使掉料的管子空气流量增加。只有当这些努力无效时,再考虑提高风机转速,或研究其它措施。

   

  一般来说,只要设计合理,安装精心,气力输送装置本身的调整并不困难。主要是工艺过程不稳定造成输料管工作阻力不平衡引起掉料,所以在调整中必须注意观察,冷静分析。分析哪些不正常现象是属于气力输送设备上的问题,哪些属于工艺上的原因。要防止被某些假象迷惑而盲目地改变气力输送设备。否则愈改愈乱,影响投产。

 

第三节  风网的测试和分析

 

一、测试检查的目的

   

  对通风除尘或气力输送网路的压损和流量进行测试,是检查除尘、气力输送工艺效果的主要手段。通过测试测试,获得管内实际压力损失,风速和气体流量的准确数值,为进一步提高工艺效果提供可靠依据。一般在如下情况下,都必须对风网进行测试检查分析:

 

()在通风除尘或气力输送网路设备装完毕之后,由于设备制造、安装的误差,以及产品生产指标的变动工等原因,造成网路中各管风速的变动。致使各管的压力损失与原设计不符,此时必然会影响工艺效果。为保证实现最佳工艺效果,就必须对此风网进行全面测试。而后据测试结果对风网进行相应的调整。

 

()由于工艺改造、设备大修,或生产工艺环节的局部变动等,使原风网不适应新工艺要求。因此必须重新调整风网。为了调整的准确,在调整前后必须对新旧网路进行测试。从中找到最佳参数。保证调整后的风网满足生产要求。

 

二、  测试内容

   

  测试内容大体可包括如下几项:

 

()当地大气压强,以及所测管几的气体温度;

 

()输送管中的风速、风量,物料输送量和物气混合比;

 

()作业机的吸风量和阻力;

 

()接料器、卸料器、除尘器以及其他气力输送设备的工艺效果和阻力;

 

()同一网路各管段末端的压力损失,以及各支管间的压力平衡状况;

 

()各节流阀的深度和角度;

 

()通风机型号、传动方式、转速、进出口风量、风网压力损失,以及配备动力,有效功率和电表指示的消耗功率;

 

()叶轮关风器的周围速度,传动耗,以及压力门闭风排料的工作状况和料封段的垂直高度;

 

()粒状物料每提升一次的破碎率;

 

()各作业点附近空气中的含尘量,以及经过除尘净化后的空气、含尘量;

 

(十一)通风机的噪声以及气力输送生产性噪声。

     

  三、测试举例

   

  关于测试截面的选择以及测点的确定,这在第一章已作介绍,这里以图61为例,具体说明测试项目及其有关计算。

 

61测试项目举例

 

 

    6-lA所示,截面①可测得管内HHH。通过计算可得到该管长的沿程阻力,以及起动和加速物料的阻力。在截成②处,可测得料管内H,该动压即可视为料管全长的平均动压值。通过计算可获得空气的流量。在截面③处只需测出HH即可。

   

  在图6-1B的风网中,弯头后和卸料器出风口后直管长度太小,气流不稳定,很难测得管内HH。所以只能测其H,然后按下式计算考虑弯头和卸料器的阻力。

根据空气重度公式:

         8-1

 

式中:  R——气态常数(对于中等湿度空气取294)

   

  T管内空气的绝对温度(273+t)

    P0当地大气压强,公斤/平方米;

    H——管内静压。公斤/平方米。

 

如果所测试的两个截面①、②的静压小于50公斤/米2时,其γ值相差很小。因此可视为通过这两个截面的空气体积流量不变。即Q1=Q2据连续方程:

 

            

  

即:      

            

 

据此可以计算出截面②的全压。

            

 

同理可求得片H3。如图6-1所示的弯头阻力与分离阻力,以及其它各个不同位置截面上的全压,均可用在该截面上所测得H计算HH。应当注意当截面①与截面②两处的静压差超过50公斤/米2时,为更准确的计算出截面②的全压,可按重量流量不变原理推导计算。

                         

            

:       

又因:    

所以:    

 

将②代入③式得

             

根据所测得的H1、γ2H2F2可求出截面②处的H

即: 

在图(6-1C)所示的测试截面③,由于单进风机时轮在机壳内不在轴线方向的中心位置(如图6-2),以及由于涡卷形机壳和风机出口安装有扩散管等结构影响,故在风机出口管道内,测试截面与风机出口相距小于6D时,径向截面的四个方向气流速度都不相等。实践证明:

    U1>U4>U2>U3

因此在小于6D的管段内测量静压时,必须在测试截面径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测四点。然后取其平均值。

 

      

 

             

            图6-2  风机叶轮位置

 

    四、测试结果整理与工艺效果分析

 

测试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找到影响工艺效果的因素。通常都是分析管内压损H、风速u物气混合比μ,以及耗用功率N等几项主要反指标。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列举某面粉厂后路(如图6-3)的实测结果进行分析。

 

粉间后路气力输送网络

 

)  原始记录

测试风网要根据所使用的测试仪器不同,选用不同格式的原始记录。如果使用U型压力度,可采用表6-1的格式。使用组合液柱测压计,可采用表6-2的格式。

 

 

6-1风网测试原始记录

管段或测试位置号

测点序号

H

H

H

U

D

Q

左柱值

右柱值

液柱高

左柱值

右柱值

液柱高

 

 

 

 

 

 

1

 

 

 

 

 

 

 

 

 

2

 

 

 

 

 

 

 

 

 

 

 

 

 

 

 

 

 

 

 

 

 

 

 

 

 

 

 

 

 

平均

 

 

 

 

 

 

 

 

 

 

6-2    风网测试原始记录

管段或测试位置号

测点序号

H

H

H

U

D

Q

备注

 

1

 

 

 

 

 

 

2

 

 

 

 

 

 

 

 

 

 

 

 

 

 

 

 

 

 

 

 

平均

 

 

 

 

 

 

 

 

      将测试记录整理后填入网路图相应处,以便进行分析、比较。

 

 

()  计算与分析

      根据实测原始记录(见图6-3),对l测点作如下计算:

       

       

       

 

用以上计算方法依次计算测点234567各值。测点6的计算:

 

   

 

因为:

 

所以:

 

              (式中0.036是指风机出口面积)

 

        

 

        

    风网全部测值计算好,填写在图(6-3)的相应处。并对整理计算结果进行推测,看是否符合规律。

 

    压损:据实测结果|HQ3|<|HQ7||HQ5|>|HQ1\2\3\4|这个结果表明了符合风网沿程压损规律

 

    流量:由于气体密度变化和漏风的影响,Q5> Q1+ Q2+ Q3+ Q4,这也表明符合流量规律。

 

    风速:最低风速u1=152米/秒,现场实况并无掉料现象这也表明了是可信的

 

    从以上几个方面推论都符合规律,才能认定风网实测值是准确的。在完成上述判断,认为无误,才能对被测风网的工艺效果进行分析。

 

1对物气混合比的分析。从实测结果看出,D1=D2,虽然G1>G2,但因为u l>u 2,结果μ2<μ1。最终Q2H Q2> Q1H Q1。这说明由于第二根输料管风速选择太高造成,混合比降低,动力消耗增加,这是不经济的。但粉间气力输送,由于磨膛需要一定的吸风量,不能片面的追求过高的物气混合比,要在满足风量的前提下,降低输送风速,达到节电的目的。

 

2.对输送风速的分析。测试实践表明D1=D2,μ1 =152/秒,U2=346/秒。如果对管②适当节流,降低风速,并对料管③、④都采取节流措施,以降低风量,提高物气混合比,风必将使动力消耗有较大的降低。为降低风速,首先要将实测风速换成标准空气重度条件下的风速。然后和设计时所取用的风速参数对比,才能将风速降得适当。否则非高则低,同样会影响输送效果。

 

利用重量流量不变的原理,根据实测风速u1,空气重度r1,可求得这根据料管在标准空气重度条件下的实际风速UB:即:

 

 

例如:料管①标准状态的风速。

 

 

        

通过如上的换算才能和原设计方案所选用的风速对比。从中发现按标准重度的风速仅仅是非曲直142(米/秒)。这一分析表明了管①中的气流速度是较低的。用同样计算方法可到管③、④在标准空气重度条件下的实际风速。

 

   

 

    这个风速显然是太高了。要降低这两根据料管中的风速有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是改变设计,缩小两管直径,根据压力平衡原理,压力不变即管道阻力不变,则风速降低,这种办法是比较理想的办法。但管道需重新制造,比较麻烦。另一种简单办法是在该管道加装闸板,增加管道局部阻力,因总阻力基本不变。故风速自然降低,风量减少,节省动力。

 

3.对漏风量的分析。该风网的漏风量为:

 

    

        

  =3339-303+690+907+890=549(立方米/小时)

 

    如果要和设计时的风量比较,应将实测风量均换算成标准空气状态下的风量QB,然后按下式计算:

 

  Q=QB5(QB1+ QB2+ QB3+ QB4)

    

  =3089-(283+644+854+838=30892619=470(立方米/小时)

 

  漏风率按下式计算:

 

    %

 

4.对耗电量的分析。电耗是气力输送工艺效果综合性指标,一般都用这项指标衡量工艺效果的好坏。本例从实测结果看,由于234管风速偏高,风量增大,故造成动力消耗增加,若将该风网234管的风速降到u=19/秒。

 

则:    (立方米/小时)

 

      如果再考虑较大漏风量Q=20%,则:

     Q风机=1924×1.2=2300  (立方米/小时)

 

 

如果这调整,风量由原来的3339立方米/小时降到达2300方米/小时。比原来降低31。由于风网的特性未变,风网的阻力与风量的平方成正比,故风网阻力降低53,动力消耗则会降低67

 

通过可比性电耗指标,是以每吨物料输送每米距离来衡量的。

 

对于如何实现降低该风网的风量,我们可采取如下三种措施:

 

第一、采取节流的措施,用增加风网局部阻力,减小风量的办法。此种办法虽然降低了风量,但同时增加了风网阻力,并使风机可能不在最佳工作点工作,其结果是不理想的。

 

第二、降低风机转速。此办法比第一种较好,但也不能保证风机在最佳点工作,也是不理想的。

 

 

第三、更换小号风机。如本例可6-23N07C风机,更换为6-23N07C风机或6-23N07C风机。更换时要进行复核计算。这种办法是最彻底的解决办法,能达到充分节电的目的。

 

五、除尘风网故障分析举例

风网工作是否正常,一般都能通过各种迹象反映出来,如灰尘飞扬,通风机电流减小或增大,物料提升上起来等。但是问题究竟在哪里,严重程度如何,单凭感官是难以准确决定的。需要通过仪器测定的数据来分析判断。通常,新建风网在试车调整好以后,应该对风网各部分的压力进行测定,并将数据记录在案,存档保存。每隔一定时期,还须重新测定,检查其数据是否与原来的有偏离,从而发现问题,以便及时纠正。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怎样根据测定的数据来分析发现风网的故障。

 

 

6-4  风网故障分析

 

 

6-4所示为一集中风网。它在正常情况下各点的压力如下表。表中还列有假定在不同时期所测得的压力数值。显然,个别地方的压力数值已与原来的正常情况下的数值有了偏差。这说明风网中某些部分发生了问题。现在就根据各次测定的数据来分别分析其原因。

 

第一种情况:通风机进口处(图中A)的压力变小了,通风机出口处(图中B)的压力则增加了。而通风机的压力(可近似地以AB两点的压力之和表示)则比正常情况略有沙克龙的阻力。少克龙阻力的增加有两种可能:一是少克龙处理风量增加;另一种可能少克龙发生堵塞。但是从压气管道的BCD各点的压力都相应增加来看,第一种可能性较大,即风网吸入的风量增加了。这从通风机的压力(A+B=128)略小于正常的130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其原因可能是吸气管道各连接处开漏风,或机器设备密闭不好,风门不在正确位置等。因为只有这样,风量虽然增加,A点的压力却反而减小。

 

第二种情况:通风机前面A点的压力显著增加而后面的BCD各点的压力都降低了。压气管路上的压力的降低表示风量的减小。因此应该首先检查作业机的进风口是否关闭,风门是否开启不足,其次检查吸气管道各处是否有堵塞。

 

第三种情况:B点的压力显著增高,而C点的压力又突然降低,BC两点的压力差是基本上代表弯头的阻力的,正常情况下这个阻力是85-80=5(毫米水柱),而现在是100-62=38(毫米水柱),表示弯头的阻力大大增加了。这说明弯头内部发生了堵塞,通常就在弯头附近的水平管中。由于有堵塞,通过的风量就要减少,所以吸气管道所需的压力自然降低,压气管道和沙克龙的阻力也都变小了。

 

    第四种情况:这与第三种情况相似,CD之间有明显的压力降,说明CD之间的水平管道中某一管段可能堵塞,或者在整个管道中因水平部分很长而有灰尘沉淀,以致截面缩小,阻力增大。A点与D点压力的增小,以及通风机压力(A+B)的略有升高,都说明因管路中某些地方不通畅而引起风量的减少。

 

    第五种情况:这里发现C处的压力比B处的大,这种情况一般是不可能的。从其他处的压力来看,压力是正常的。这也许是测量者把压力读错了,或者是在填表时填错了。因这,无论是吸气管道还是在压气管道,压力的绝对值总是随着与通风机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

 

第四节  操作管理和故障分析

一、开车和停车顺序

    气送装置在每次开车前,应进行一般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如检查风机的总门是否关闭;各处风门是否在规定位置;压力门是否有杂物卡夹而未能关闭;除尘器下部存灰箱中的灰杂是否已清除;密闭是否良好等。

 

开车的顺序为:

 

第一,发出开车信号。待各楼层准备就绪并发回讯号后,才能正式开车。

 

第二,首先开动闭风器,然后再开启通风机。待通风机运转正常后逐渐将总风门开启到规定的位置,并随时注意电流表和风机压力计的读数是否正常。

 

第三,按工艺顺序依次或分段开动各作业机。

 

第四,开始进料。如果工艺流程中设有存料仓并存有物料时,可分段同时进料。流量由小到大,直至规定数值。

 

停车顺序为:

 

第一,发出停车讯号;

 

第二,停止进料;

 

第三,关停各作业机;

 

第四,关停通风机和关风器,关闭风机总风门。

 

    停车后要进行一般检查和保养。例如检查电动机和风机轴承的温升情况;传动皮带的松紧程度;管道设备的磨损和密闭情况;除尘器的清理和其它清扫工作。

 

二、运转中的操作

    气力输送操作最根本的一条,是要保持在同一网路中的各根据输料管的物料流量的稳定,特别是不能间断供料。因为一根输料管断料,其阻力就随之大大降低,空气就会从断料的管子大量进入,形成这根料管空气“短路”,影响同一网中其他料管正常工作。所以,气力输送网路中各根输料管的流量,彼此都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值设计时已定),不能忽多忽少,更不能突然无料。

 

    气送装置兴在有流量稳定的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速,提高物气混合比。从而降低电耗。

 

    为了稳定流量,在接料器前装设小型存料仓是大有好处的。对于流量较大的管道,可考虑单独风网单管提升,或装设有效的风量自动调节装置,或采用其它自动控制措施。

 

    总之明确了输送装置对物料流量大小比较敏感这一特性,我们对其工艺技术操作就有了准绳,就要处处为减小流量波动而研究全适的操作方法。

 

    如果是连续性较强的组合输送工艺,各根输送管的输送量直接与工艺设备的操作有关,所以应首先加强各作业机的维修保养,加强操作和巡回检查,以保证流量的连续和稳定。

 

    需要回机的物料,应根据物料性质送到有关管道均匀缓慢地加入。对于某些轻杂物过多而造成料封压力门堵塞。

 

    发现某根输料管掉料,既要尽快的排除故障,又要防止处理时因堵塞物料排空而突然大量进风,影响其它输料管正常工作,这时,应暂时限制进风并立即进料。

 

三、接料器的操作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某根输料管的来料偶然增多,为防患于未然,应在其进入接料器之前就让增多的物料预先从溜管中溢出。这要比勉强进入接料器而引起掉料,影响小些。

如果将溢出或掉下来的物料往接料器内回填时,要将物料装入供料溜管上的回料斗,或接料器储料内,不准从接料器时风口处回填物料,避免影响进风。

 

    四、卸料器的操作

要保证压力门连续均匀排料,特别是输送粒物料,一定要保证卸料器排料口封段具有一定的高度,并根据料封段高度需要,随时调整压力门的重

 

五、离心通风机的操作和故障分析

通风机的启动,运转和停车,应按照工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要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

 

通风机常见的不正常现象有:震动,轴承发热,噪声过大,电动机过载发热等。

 

    通风机震动的原因通常是由于轴承磨损,叶轮不平衡,叶轮松动,传动皮带轮不平衡或安装歪斜,与风机连接的管道未加固定不善,机座或基础的刚性不够或未加垫板,转速过高等等。

 

    叶轮不平衡的原因,一是制造上的,而在实际生产中主要是叶片磨损和叶片内部粘附或充塞物料所致。例如当长期有粮粒、谷壳或其它轻杂质进入风机时,叶片和机壳就被严重磨损。对于某些中空的机翼形叶片,粉料会从磨损处进入叶片内部。有些麻绳、草梗等杂质,可能会直接缠绕在叶轮上。这些都是影响叶轮平衡的因素。究其根源,都是由于卸料器、关风器、压力门、除尘器等工作不善,以致大量物料进入风机所致。所以应该特别注意这些设备的操作和管理。其中特别是关风器和压力门,当它们出现问题时,物料和杂质就会到处乱窜,混杂不分,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通风机轴承发热,通常是制造装配的问题。其它也可能是传动皮带过紧,轴承磨损,润滑不良,叶轮震动等原因。由联轴器传动的风机,应弄清楚是轴承本身发热,还是因电动机发热而传导给风机轴承所致。

 

    电动机发热的原因,如果不是电动机本身的问题,那就是过载引起的。而电动机过载即表示网路阻力减小,以致风量增大,功率增加。网路阻力的减小,通常是由于物料流量减小或是管道损坏,设备密闭不严等原因。

 

六、作业机的吸风操作和故障分析

   

  通风和气送装置的任务之一是为工艺生产和作业机吸风服务。服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作业机本身的正确操作和良好的维护。通常,作业机吸风效果不好的现象为:灰尘从作业机外场,机器或管道内部水汽凝结,风选效果降低等。产生这些毛病的原因,其中与作业机本身有关的有两方面:第一,吸风空气利用不当;第二,机器内部阻力增大。

   

  对于第一个原因,应该注意必须使空气尽量从机器的罩壳内部或风道吸出,尽量减小吸取那些无用的野风。应加强维修,随时保持设备的完好;尽量缩小防尘罩的尺寸,使气流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密闭,及时嵌塞机器罩壳上的缝隙,对于必要的观察门窗、盖子,应紧密贴合,必要时还须垫衬绒布或橡皮,防止漏风;对于利用风力进行风选或分级的设备,应使空气从物料的下面或后面穿过物料进入风道,它的沉降室下部的活门,应保持严密而又启闭灵活,使吸出物(轻杂质)能不断排出而又很小漏风。

   

  关于第二个原因,即机器阻力增大。此时应检查机器的进风口是否太小,风道内部有无灰尘沉积,风门是否位于正确位置。

 

七、风管的操作和故障分析

   

  风管的结构和操作要求,在于能保证畅通地输送规定数量的空气,不漏风,不堵塞。

   

  压气管道如果有漏风,则含尘空气将直接污染车间,危害容易看到,漏风处也容易发现,因此较易引起注意和重视。而吸气管道漏风,危害比较间接,漏风处也较难发现,因此往往不易引起重视。如果是负压输送工艺,吸气管道漏风的危害比压气管道更大,并且还因其隐蔽性,更应引起注意和重视。

   

  吸风管道漏风将造成:减少了从机器吸出的风量,使吸风效果降低,灰尘外扬;使物料提升困难;增加通风机的风量,增加动力消耗,引起灰尘在管道中沉积。

   

  减少管道漏风的主要措施是:如果使用薄铁管,咬口必须紧密。在管内压力较高时(例如输料管),咬口处须另加锡焊。风管与机器,除尘器及管件的连接处应注意是否严密和漏焊。风管上供清扫积尘的小门应有衬垫并关严。最好是采用薄壁钢管,既能减小漏风,又能降低生产性噪声。

   

  风管中发生灰尘或物料沉积是常见的现象,主要发生在水平管段,其原因有:水平风管后面的管段(风机方向的管段)有漏风,或风管截面扩大,以致风速降低;水汽凝结,以致粉尘粘附在管壁;风管的水平部分过长,或弯头的弯曲半径过小;管道内壁粗糙,接头不平或逆向套接;有粗大物料或完整粮粒进入

   

  风管应定期进行清理,扫除积尘。为此在水平管段应开设供清扫用的小门。其数量应尽量小些,但要保证不留死角。在蝶阀的检查修理,以及清除可能缠绕在蝶阀上的麻绳、草梗,应单独开设小门。或将蝶阀制成组件,清理时卸下来检修。

   

  八、除尘器的操作和故障分析

   

  离心集尘器最常出现的故障是除尘效率不高,其甚至发生大量轻声杂质随空气飞扬到屋顶上,严重污染大气,影响环境卫生。其原因主要是集尘器下面的出灰口没有装闭风设备,或闭风设备失灵,以致有大量空气从出灰口倒吸进去;或者是灰杂未能顺利排出引起集尘器内部堵塞。

    闭风设备可采用关风器或压力门,也可采用密闭灰箱。图6-5密闭灰箱的一种形式。为便于清除积存的灰杂,应在箱内另外装置容器(例如麻袋),直接套在落灰管上。麻袋要定时更换,防止装满后造成集尘器堵塞。在更换麻袋时,可暂时关闭落灰管上的插板。待换上空麻袋并关上排灰量不大的场合。

  集尘器下面落灰管的斜度,至少应在家500以上。落灰管的直径至少应在100毫米以上。否则管内灰尘容易搭桥,引起堵塞。

    密闭灰箱

 

 

 

 

 

6-6  集尘器进风管的连接形式

 

    集尘器的进风管应可能如图6-6a那样装设。避免图中b的形式。对于并联使用的离心集尘器,其进风口处应装设检查门,以便清除进口处的堵塞物。

   

  集尘器的出风口如果须直接通向屋顶,则应装设能随风转动的弯头形风帽。不宜装设其它伞形风帽。

   

  离心集尘器只有装用正确才能发挥效率,仅从型式上斤斤计较是无济于事的。由于它对微小尘粒的除尘能量有限,所以还需配合采用其它除尘设备。

   

  压入布筒过滤器主要是用来对含尘空气进行二次净化的,这一点必须首先明确,否则它的操作问题就难以解决。压入布筒过滤器常见的故障是,布筒孔眼被逐渐积聚的灰尘堵塞,以致空气不易通过,阻力增大,使整个风网的风量减少,影响吸风效果和物料的输送。操作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加强对布筒的清理,尽量减轻其负荷,清理的方法,有些虽然采用机械自动清理,但还应配合定期的人工清理。为减轻负荷,一是尽量采用较多的布筒,另外就是在布筒过滤器前面要先串联离心集尘器以除去粗大灰尘。

   

  布筒的固定应保持垂直,上下两端要箍紧,以防脱落。布筒的松紧程度要合适;拉得过紧,会使织物孔眼增大,降低除尘效率;拉得过松,会使布筒下部曲折扭转,引起灰尘堵塞。应经常检查布筒有无脱落或破损,并及时修理或更换。

 

    压入布筒过滤器最好在专用房间内,或者把它单独隔开在车间的一角,然后另设出风管,使其散发的空气排向室外。

 

    吸入布筒过滤器是结构完善、效率较高的除尘器。但由于它装设在吸气管道,且靠近通风机进口,负压较大,所以须特别注意它的密闭性。它的抖动机构应经常检查,保持灵活完好。

 

  Chinese | About Us | Product | Equipment | Service | Software | Contact Us | What's New

©版权所有2006,www.xingair.com 保留所有权利,未经许可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