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通风机性能试验
通风机性能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求得通风机要给定转速下所产生的风量、压力、耗用功率及其效率间的相互关系。这种试验须在机械动转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
一、试验装置
图附—1所示为国家标准(GBl236—76)所规定的一种通风机进气试验装置。在通风机6的进风口连接一圆形风筒4。风筒的直径应尽可能与通风机进口尺寸相同,其长度应不小于风简直径的六倍。整个风筒可以分段连接,各接头处不漏风,内壁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凹凸不平现象。
附1
通风机进气实验装置
风筒的进口端做成锥形,称为锥形集流器,它能使气流比较平稳均匀地流入风筒。集流器1的具体规格风图附—2,其内壁表面的光洁度不应低于▽5。
附2
锥形集流器
在流集器与风筒4之间固定有风栅节流器3,它由一孔眼较大的金属丝网制成。另外再准备风块其直径比风简直径略小而孔眼规格不同的金属筛板或金属丝网,以便在测试时分层叠加于固定网栅上,调节进风量。
在风筒进口端和截面1处的风筒壁上,分别沿圆周均匀分布钻孔3~4个,孔径~3毫米。贺孔应垂直于风壁,周转围要平整无毛刺。每个贺孔上焊接一个内径为6~10毫米的短管,并用胶管互相连通,再分别接以压力计上,以测量风筒进口静压H静进和截面I处的静压H静1。测量H静进的压力计最好要用斜管微压计,测量H静1则用一般U型压力计。
为了防止气流在风筒内发生扭转,在与通风机进口连接端的风筒内装有整流栅5,其结构尺寸如图附—3。它是一“井”字形隔板,可用厚度为δ=0.012~0.015D的钢板制成。当厚度较大的,也可以用木板制成。
附3
整流栅
试验风筒的进口端应布置在室内,不受自然风力的干扰,在周围1.5D距离内(自风筒中心算起),不得有障碍物。
为了测量通风机耗有的功率,可采用专门的测功装置。图附—4为利用扭矩法在电动机上测量其转子与定子机壳间的相对扭矩,以计算电动机出力的测功装置。图中1为电动机(一般为4级),由带轴承的支架2支承。3为电动机轴,借联轴器与通风机轴连接。4为定子机壳吊架,通过刀口5悬吊于机架6上。7为固定于定子机壳上的平衡秤杆,其力臂长为L米,两端悬挂有秤盘11。10为秤杆摆动指针。9为刻度。12为测量转速的轴。当电动机旋转时,机壳产生偏转,在秤盘中加上荷重使其平衡。根据荷重的大小即可计算出电动机的出力(轴功率)。
附4
扭矩法测功装置
二、试验的步骤和方法
上述试验装置准备就绪后,即可按下列步骤进行测试:
1.脱开联轴器,使电动机单独运转,并在秤盘中加荷重,使挟杆平衡然后停止运转。
2.接上联轴器,使通风机和电动机一起运转,启动时应暂时关闭流器。
3.变换节流器的网栅,使风量调节到一适当的数值,然后分别测出风筒进口静压H静近和截面I处的静压H静1,以及电动机的转速n(转/分),并读出测功器平衡荷重的重量G(公斤)。
4.继续改变风量,前后共计不少于7次,逐次分别测出其静压、转速和平衡荷重。
5.在测试中途,用大气压力计测量一次当时室内的大气压力P大气(毫米水柱)及进风口附近的空气温度t大气 (℃)和风筒内截面I处的空气温度t1(℃)。
6.试验时的各项读数应分别记录在规定格式的记录纸上。
三、计算公式
根据记录数据,按下列公式计算通风机的风量、压力、功率和效率。
1.风量
(立方米/秒)
当 毫米水柱,
(立方米/秒)
2.静压
(毫米水柱)
3.动压
(毫米水柱)
当 毫米水柱,
4.全压
(毫米水柱)
5.全压有效功率
(千瓦)
压缩修正系数 ,当 ≤1.03
取δ=1.0
6.轴功率
(千瓦)
7.全压效率
在以上公式中:
=0.98——集流器系数;
A1——试验风筒截面积,平方米;
A——通风机出口面积,平方米;
大气重度
(公斤/立方米)
进口空气重度
(公斤/立方米)
出口空气重度
(公斤/立方米)
空气常数R=29.4(公斤·米/公斤·度)
进口绝对全压
出口绝对全压
进气试验压力损失
这里,
当H静1≤100毫米水柱时γ1≈γ大气, 则:
通风机测试完毕后,应将各参数换算成给定转速下标准进气状态的数值,其风量Q、压力H、功率N、主轴转速n、介质重度r、效率η等的关系式如下:
风量
压力:
功率:
效率:
上式适应范围为
=0.5~2.0
注 :“o”表示标准进气状态时的数值。无注脚的表示测定的计算数值。
根据上述公式换算的结果,最后绘制出H-Q,N-Q,和η—Q等通风机性能曲线。
四、计算举例
现将6—23No7离心通风机试验结果列表并计算如下,以序号4为例。
1.
(公斤/平方米)
2.
(公斤/平方米)
3.
(立方米/秒)
4.
=
(毫米水柱)
5.
(毫米水柱)
6. (毫米水柱)
7.
由于
=1.02<1.03
所以取 =1.0,于是:
(千瓦)8. (千瓦)
9.效率
10. (米3/时)
11. (毫米水柱)
12.
(千瓦)
13.
14.根据7个序号的换算值Q0、H0、N0、 绘制成性能曲线如图附-5
图附5